“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人民论坛)

1961年7月,为充分调动起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中共中央批准试行了一份文件——“科学工作十四条”,明确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文件批准试行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的话语,道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在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共鸣。

科技创新慢不得,但也急不得。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一项数据往往需要反复试验才能获得,一个公式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缜密推演才能得到科学论证,而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甚至可能需要科学家付出一辈子的心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绝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长时间的投入、长年累月的付出耕耘。遥想当年,“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了原子弹的奥秘;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历经长时间不懈努力后,才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超导专家赵忠贤在发现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之前,伴随他的是无数次的制备、测试、分析、放弃、重新开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给科技工作者一个良好环境,使他们能潜心攻关,才有可能收获“一鸣惊人”的创新成果。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为不必要的表格、检查、评审而奔波的时间多了,投入科研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为无谓的迎来送往、繁文缛节而分神了,进行科技攻关的精力自然也就被分散了。古人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科技创新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探索科学真理的路途往往异常艰辛,从无捷径可走,需要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需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心无旁骛。科学研究里,确实有“灵光一现”,但那往往是长时间专注思考之后的豁然开朗;创新探索中,也确实有“妙手偶得”,但那通常是历经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探索后的厚积薄发。没有专注,哪来突破?缺少坚守,何以创新?保障时间正是要保障科技工作者的专注力。

千方百计为科技工作者创造潜心攻关的条件,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当我们寄望科技工作者“只管耕耘,莫问收获”沉下心来搞创新,也要给他们可以静心努力的科研环境;当我们希望他们能把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同样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才有可能期待他们“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把时间还给科技工作者,帮他们“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这既是为科技人员造福,也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添动力。

陈 凌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31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