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河湾:红了文化绿了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0日讯(记者 梁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七八十年代、21世纪,三个不同的时空在刘河湾同时呈现,红色和绿色的发展在刘河湾完美融合。

红色文化促发展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吴起,并在这里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切尾巴”战斗。至此,中央红军切断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打赢了长征的最后一仗。此后,吴起的窑洞里开起一间间的兵工厂、被服厂、制药厂等,吴起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大后方,成为“陕北苏区工业中心”。

刘河湾村就位于红军会师的胜利山脚下,胜利山景区的50%面积和核心景点分布于该村。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刘河湾村打造“四区两址一长廊”的规划版图——“洞藏吴起”民宿区、长征精神感悟区、特色餐饮区、“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以及陕北苏区“工业中心”(红军兵工厂)旧址、塔尔湾赤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两处红色旧址与民俗文化长廊。

吴起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光显告诉记者,“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是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吴起县城最繁华的一段街景为原型,重新打造了百货公司、人民会场、影剧院等地标建筑。既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又能切实丰富村民的生活。

刘河湾村村民刘生学就在“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内的百货公司里租了一架柜子,售卖自己家制作的黄米馍馍等陕北特色小吃。在百货公司开业的这20多天里,平均每天有五六十人光顾,刘生学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五六百元,比起他原先在县城街上售卖时,高出两三倍。

刘生学旁边柜台后,站着的是长官庙镇的宗艳琴,她同时也是吴起陕北巧媳妇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的一员。合作社建立于2011年,社内成员52人,间接带动280人通过制作陕北传统的手工艺品增收致富。宗艳琴告诉记者,合作社之前在吴起一共有五家店面,基本都在社区里,但客人不多,更常见的购买方式还是老顾客打电话购买。而百货公司的客人明显要多得多,这里主要售卖枕头、鞋垫、香袋等织绣品,宗艳琴预计一个月能有一两万的销售额。

目前,刘河湾村参与在红色旅游产业链上的群众到达187人,其中带动本村就业创业53人。待2022年6月刘河湾村建设完成规划旅游区后,预计可带动本村就业创业300人以上。

绿水青山守长久

64岁的刘满是刘河湾村的老党员,过去还是村里老支书。站在复原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街区里,看着对面的山坡,刘满感叹道:“1999年退耕还林以来,村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起是“退耕还林第一县”,退耕还林的绿,正是从这里一点点蔓向全国。

上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高达8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8%,当地老百姓总结为“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生活艰苦、灾害频发、生产落后、生态恶劣,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尖锐的林牧矛盾,成为吴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长期以来,人们开荒垦地,陡坡种地,倒山种地;漫山遍野的山羊,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困境。1998年,吴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做出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决定,一次性退了25°以上的坡耕地155.5万亩,一次性淘汰出栏当地土种山羊23.8万只,实现了全县整体封禁的目标。

截至2020年底,吴起全县共完成国家上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85.37万亩,完成市级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21.3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72.9%。

但退耕还林并不是以牺牲经济、牺牲粮食为代价的。吴起一方面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县实现了人人2亩以上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同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草畜业和林果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成为群众稳定的致富产业,农林牧三业用地比例由1997年的60:34:6调整为:5.2:73.9:20.9,已形成了一个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经济发展格局。

刘满告诉记者,过去是广种薄收,七十年代一亩地的谷子连100斤都不一定产得出,肥料、人工、雨水都不足,只能靠天吃饭。而现在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经济发展却越来越好,前两年刘河湾村在胜利山建设了80亩果游一体苹果采摘园作为村集体经济,今年正式进入挂果期,预计能为村集体收入增收10万元。

刘河湾村过去的贫困户孙军将家里的6亩地流转给村集体,每年有1200元的增收。按照流转土地时的合同,2023年开始,孙军土地的流转费可以达到3000元。“以前地里种点谷子、洋芋,基本没什么收入,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我还可以在其他地方打工。”孙军告诉记者,他负责在村里打扫卫生,每个月有600元的收入。

此外,吴起创新推出了林业项目倾斜脱贫、生态管护优先脱贫、劳务造林扶持脱贫、生态补偿帮助脱贫、创新机制服务脱贫五大帮扶举措,全县4507户贫困户全部享受了生态扶贫政策红利,仅生态扶贫一项,40%以上的贫困户年收入在2800元以上,有的达6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