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图/《纽约时报》)
在当前大国关系深刻而微妙变动的关键时期,美俄峰会在相对平静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双方在诸多领域交换了意见,做出了包括各自使节回到所在国恢复工作等若干安排,但在不少问题上,双方还是侧重于表述各自立场。
一方面,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缓和紧张关系的意愿。
如所预期,会谈的内容涉及战略稳定、网络安全、地区冲突、贸易关系以北极合作等问题。毫无疑问,双边战略稳定不仅对美俄关系重大,而且事关国际安全的走势。会谈结果显示,美俄双方愿意开启在双边外长层面的定期磋商,寻求现有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2024年到期之后的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危机上的美俄立场,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会谈涉及“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仅仅是“涉及”,普京说,“但对此几乎什么也没有讨论”。而后普京指出,拜登同意在调解乌克兰东南部问题上应该遵照明斯克协议。在按照由德法俄乌四国参与的明斯克协议来解决乌克兰东部问题上,美国看来无意改弦更张。
有关北极合作的双边磋商相对深入。普京对此的表述是“内容广泛,非常详尽,这是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话题”。尽管拜登强调北极是一个“自由区”,俄罗斯作为北极理事会今后两年的主席国,普京充分阐述了俄方在基础设施、军事、边界等问题上的立场,并强调要在1982年、2017年有关国际法基础上与多方磋商。普京充分自信地表示,在这一方面,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在美俄双边贸易问题上,美俄贸易关系看来有可能逐渐趋于松动。尽管双边贸易水平仅280亿美元,但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6.5%。在2017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美方参与者达到500人,而在疫情之下,美国今年也有200多人参会。
不过,另一方面,美俄双方的悬殊立场也不会因此次峰会改变。普京强调的是战略稳定事务的进展,拜登强调他在峰会上提出纳瓦利内等人权话题。在网络攻击问题上,普京与拜登依然尽力为各自辩护。拜登在记者招待会上几次提到中国,而普京则在会谈之前就再次强调了推进中俄合作这一明确而一贯的立场。看来,拜登所谓的“稳定而可预见的双边关系”,还仅仅是刚走出了第一步。
从一个较长时段观察,俄罗斯对美关系总是逃不开先扬后抑的周期性怪圈;从美国方面来看,前几任美国总统似乎也总是无法摆脱先是“重启”对俄关系,然后落入关系低迷的旧套路。这次拜登和普京能走出怪圈和旧套路吗?答案仍是未知之数。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