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5)】长江“清道夫”

2007年,孙红艳和丈夫陈景旭双双下岗。上有老下有小,不做事怎么生活?

好在陈景旭会开船。两人卖掉家里的房,买了一艘船,干起长江垃圾清运的营生。夫妇俩给船取名“荆长净”,意思是“保护荆州长江洁净”。

只要天气允许,夫妻俩就逆流而上,驾船行驶10余公里,沿江收集船舶垃圾。夏天,驾驶室热得像蒸笼,人晒到掉皮;冬天,江上寒风刺骨,甲板结冰,溜滑得很。船上做饭不方便,他们就吃馒头榨菜,直到傍晚再返回,将垃圾装上车,拖到最近的垃圾站。

一艘船从抵达荆州港区到离开,无论停几天,垃圾清运费都只要30元,夫妻俩收取的这笔费用是经过有关部门核查的。然而,这个营生并不容易。被人不理解、瞧不起,曾是夫妇俩的“家常便饭”。

“我们不怕辛苦,就怕船主不配合。”夫妇俩始终忘不了,有一次他们准备上船收垃圾,船员当面把垃圾丢进江里,随后“砰”的一声关上门。夫妇俩只好忍气吞声,将垃圾重新打捞起来。

自从长江开始“大保护”以来,船舶垃圾收集处理有了明确的执行标准,夫妻俩的生活迎来了转机。“做了十多年,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显著增强,活儿也好干了!”

辛苦没有白费。14年来,夫妻俩在长江上清运的垃圾达上千吨,现在,主动找他们收垃圾的船主越来越多。不涨潮的时候,水清得可以看到水草;到了清晨和晚上,大鸟一阵阵飞过,不时有江豚跃出水面。

2019年,荆州市港航管理局补贴他们8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垃圾收集服务的全免费。面对巨款,夫妻俩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第二次卖房,和补贴款一起,置换一艘新船,名字还是“荆长净”。

新船有卧室,有厨房,能装载更多垃圾和油污水。去年,夫妻二人专门成立公司,还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垃圾清运更加专业高效。儿子陈庆受父母影响,也放弃了武汉的工作,考取船员证,加入到守护长江的事业中。

“做长江的‘清道夫’,既是求生存,又绝不只是求生存,不是吗?”孙红艳望着清澈的江水说。(本报记者 强郁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8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