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深一度:神舟十二号让中国处于“太空探索中心位置”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北京时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作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英国路透社官方推特写道,“这将是中国人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称,神舟十二号发射是一次历史性发射,对中国自主建设空间站至关重要。日本共同社特别指出,此次发射意味着中国又向航天强国建设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的太空计划发展迅速”

这次航天员们飞往的,是前不久刚打好了“天基”的“外太空住房”。与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和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两个试验型的空间站不同,今年4月发射的“天和号”是正式的常驻空间站“天宫号”的核心舱。

英国路透社官方推特

据报道,“天和号”核心舱有三个卧室和一个卫生间,并提供120多种食品。德国之声网站提到“它将成为航天员的主要生活与工作场所”。法新社援引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威尔的话称,宇航员的目标是“在太空中建造新家以备使用”。

“这次发射和随后的任务是中国在太空领域日益增长的信心和能力的又一次证明。”英国广播公司提到,在过去6个月中,中国已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带回地球,并在火星上着陆了一个六轮机器人——这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德国之声网站称,“继一系列亮眼的无人航天任务成就后,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也逐渐展露出了雄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感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太空计划发展迅速。”

半岛电视台在其官网刊文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中国五年来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这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空间计划的发展步伐。该文援引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霍纳的评论说,中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是“不可思议”的,“在过去12个月里,中国确实把自己放在了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位置”。

“展示了中国航天实力”

英国广播公司介绍称,空间站是一种能长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可供宇航员长时间居住。目前除“天宫号”空间站外,全球正在服役的空间站仅有国际空间站——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的航天机构合作运营。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不过,自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沃尔夫条款”以来,中国航天员被禁止进入国际空间站。“由于美国的反对,北京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自主探索外层空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文称。英国广播公司也表示,尽管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起步较晚,但中国一直持续加大对航天的投入。“2003年,它将第一位宇航员送入轨道,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实现太空飞行的国家。”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7日在官网上发表声明,以局长比尔·尼尔森的名义,祝贺中国成功将航天员送入空间站,他表示,“祝贺中国成功将航天员送入他们的空间站!期待未来的科学发现。”

德国之声网站认为,如果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按计划完成初步建设目标,就很有可能取代即将退役的国际空间站,成为近地轨道的唯一长期载人航天器。

日本共同社、时事通信社、TBS电视台等多家主流日媒认为,临近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展示了中国航天实力。

中国航天向世界敞开怀抱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将天宫称为“国际空间站的竞争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试图将中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的意图描绘成突破“美国的政治反对和立法限制”。

CNN报道截图

不过,将中国的航天目标概括成“与美国竞争”,显然格局小了。香港《南华早报》注意到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表示,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向中方提出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的合作意愿,对此中方也总体上持欢迎态度。

据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在航天器技术、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员选拔训练等领域,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俄罗斯塔斯社在报道神舟十二号时特别提到中国和俄罗斯在空间探索上的合作——2020年7月,两国航天机构确定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2021年3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4月23日,双方发布《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6月16日,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俄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欢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任务的各阶段以及阶段各层级参与项目合作。(文/老度)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