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贵州毕节乌江百里画廊。资料图片

黔南龙里金灿灿的刺梨正是采摘季。资料图片

曾经被称为“纳污沟”的仁怀市五马河恢复了水清岸绿。母应强摄

7月12日至13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为“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和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多年来,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已成为贵州重要的竞争力,是贵州发展最亮丽底色。

森林覆盖率61.51%,主要河流出境断面优良率100%,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9%,绿色经济占GDP比重42%……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份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让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更足。

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构建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今天的贵州,‘山地公园省’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抓‘四化’,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说。

转变发展思路

守好“绿色家底”

走进仁怀市茅台镇一座酿酒车间,热气蒸腾,酱香扑鼻,工人们正忙着翻拌、加曲、堆积、上甑……与大多数酒厂不同的是,在烤酒环节,这家用的是“电酿酒”。

“过去,燃煤烧水需要一个多小时,烤完酒后,废水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同时由于温度不稳定,酒的品质也不好把握。”酒厂负责人赖弟强介绍,“电酿酒”就是改用电锅炉,将水迅速加热,使其成为水蒸气,再经过管道输送到酒甑进行烤酒,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而且几乎不产生废水,减少了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经过反复尝试发现,因电锅炉内气压稳定可控,不仅保证生产安全,也使酒的质量相对稳定。

“绿色、环保将是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施行‘煤改电’,使用‘电酿酒。’”遵义市生态环境局仁怀分局副局长王耀表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对白酒产业而言,就要转变发展思路,走绿色发展之路。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才能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守好绿水青山这个“绿色家底”。

南方电网遵义仁怀供电局党委书记赵庆介绍,截至目前,仁怀市已有18家酒企完成“煤改电”项目,另有71家正在进行,预计全面实施后每年将节约15万余吨标准煤,节约环境治理成本将超过1.2亿元。

近年来,贵州响亮地喊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口号,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施治”思路,持续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功夫。以红枫湖为例,作为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曾经一度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水产养殖等因素,导致水体遭受污染。后来通过成立生态保护法庭、污染治理等手段,红枫湖的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局部水域水质已达到Ⅱ类。

提升发展质量

留下“生态银行”

“老板,菜好了没?”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赵玉学经营的农家乐里,每天要接待好几拨游客。

“来了!来了!”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赵玉学一路小跑吆喝着。

化屋村地处乌江上游,六冲河畔,植被翠绿,风景如画。“我们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初衷,主打乡村生态旅游,以此带动黄粑、苗绣等特色产业,奋力实现乡村振兴。”村支书张玉芝介绍。

仅今年上半年,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随着旅游产业链延伸,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化屋青山秀水间徐徐展开。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成片的刺梨挂满枝头,还有不到一个月,即将成熟上市。

“种刺梨的路走对了,这里很多是石旮旯地,以前只能种苞谷,忙活一年,到头来只够口粮。”村民李明权告诉记者,那时候最怕下雨,因为土层薄,苞谷很容易倒一片,淌下来的全是泥水,现在种刺梨,情况明显变了,“不但保持水土,还能卖鲜果,做深加工,一年能挣十几万元。”

黔南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这里山连着山,石压着石,94%的国土面积属石漠化片区,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银行”,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举措支持下,当地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管理,划定生态红线管控区域,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退耕还林启动后,黔南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宜林荒山造林,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刺梨、特色经果林等产业。黔南的‘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黔南州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心主任田华林表示,目前全州刺梨种植面积61.7万亩,涉及农户9.1万户29.64万人,并建成贵定、龙里两个刺梨聚集加工产业园区,形成了产业链。

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贵州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连续5年时间,贵州绿色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国;连续40个季度,贵州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三。

培育绿色文化

共享绿色生活

周末,贵阳市民林泉带着孩子,到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游玩一番。他背着大包,随手提着一个空袋子,格外显眼。“给孩子带了不少零食,怕他吃完乱扔,才想了这个办法。再说这个地方满眼翠绿,一步一景,更得好好保护。”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设立“贵州生态日”、开展巡河巡林等活动,培育绿色文化。

“这是红豆杉,这是珙桐,都是国家保护植物,咱们不能掉链子!”在铜仁市印江县岭峰村,村干部将村民聚在一起,宣讲法规,动员保护山林,村民代方会主动响应,“过去是挖窑、伐木、烧炭,只够填饱肚子,现在是封窑、护林、保山,搞林下经济,反倒尝了甜头!”

经过长期坚持,光秃秃的山岭如今郁郁葱葱,每年还吸引不少游客。村民们也渐渐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不少人自觉加入护林队伍。

而在毕节市大方县兴隆乡,上百名护林员、护河员带头和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相互监督、自我教育、自发爱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试先行,持续探索,如今绿色发展已融入干部群众的具体行动,化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贵州正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记者 万秀斌 苏滨)

《人民日报》(2021年07月13日 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