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深一度:新计划针对“一带一路”?欧方不至于

资料图:中欧班列。(图片来源:新华社)

7月1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塔什干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双方就欧盟全球互联互通倡议交换了意见,并回应了所谓“欧盟这一倡议意在对冲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的论调。王毅指出,“欧方不至于有如此狭隘的想法”,因为中欧双方在大方向上有着诸多共识,完全可以形成互补。欧洲媒体EuReporter7月19日刊文报道称,欧盟希望通过连接中亚和南亚的道路促进合作互补。

实际上,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双方在全球基础设施乃至更广泛的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面对疫后重建、经济复苏等现实问题,对华合作有助于欧洲摆脱困局,获得更大世界影响力。

欧方不会与中国对抗

当地时间7月12日,欧盟通过了一项全球互联互通倡议。在这一倡议中,欧盟强调与印度、日本等区域外“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互联互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希望在G7框架内与美国更紧密地协调彼此的全球基础设施政策。欧盟理事会称,“这一计划表明欧盟需要采取地缘战略和全球性方法来实现互联互通,以推进欧洲的经济、外交、发展和安全利益以及促进欧洲的价值观”。

虽然这份被欧洲媒体称为“全球联通欧洲”的计划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中国,然而,一些欧洲媒体依然将其解读为“这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竞争关系”。据路透社援引一位参与起草该战略的欧盟外交官的话表示,这份长达八页的文件“写满了中国”,是“欧盟为抗衡中国而做出的最新举措”。德国《商报》、欧洲新闻台等外媒也认为,该计划是为了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此来扩大欧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但媒体这一论调遭到不少欧洲政要的反对。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明确表示,在很多领域“需要与中国合作”。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同样明确表示,欧方提出的互联互通倡议绝不是要和“一带一路”唱对台戏,因为欧方“不希望与中国对抗,也不会参与任何形式的新冷战”。

疫情影响进展缓慢

根据欧盟发表的声明,全球互联互通倡议将从2022年开始实施,构建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眼下,欧盟正雄心勃勃地进行各项筹备工作。但德国《世界报》7月13日报道此事时委婉地表达了担忧,表示这份倡议在目前来看“只不过是一个理论”,因为现实来看,欧洲内部的推诿和扯皮才是实现这一计划“最大阻力”。

对于目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欧洲经济来说,资金是摆在这一计划面前最亟待回应的问题。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期称,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加速,各国逐步解除封锁限制,欧洲经济预计在2022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是,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称,“鉴于病毒突变,欧洲经济恢复仍存在重大风险”。

长期以来,欧盟内部由于经贸、政治等领域的发展不同,要想实现真正的“同频共振”远非易事。早在2018年,欧盟理事会就曾经提出过名为“连接欧洲和亚洲—欧盟战略的基石”的文件,然而,这一计划自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并未取得任何进展。

作为此次合作“最受重视的盟友”,美国其实很难为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计划添砖加瓦。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康和初级研究员约书亚·利维曾联合撰文指出,拜登在对欧盟这一倡议关于资金方面的提议“都面临着坚定的反对或难以言表的可行性限制”。

中欧合作仍是主流

现实方面来看,无论是基础设施领域还是更为广泛的其他领域,中欧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中欧之间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都不寻求全球霸权,都坚持和践行多边主义。中欧之间合作仍是主流,共赢才是目标,不少欧洲国际对华合作的理性认识正在不断强化。

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克里·布朗表示,虽然政治体制不一样,但欧洲与中国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受疫情影响,欧洲经济面临很大压力,如果要走出这种状态,欧洲就要向外产生更多的联结。在经济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是特别重要的,这样的合作也是无法避免、必不可少的。”

具体到“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层面,不少欧盟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倡议将有助于促进贸易、实现共赢。早在2019年3月,马克龙在与习近平共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时就表示,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欧盟愿将全球互联互通倡议与“一带一路”深度对接,开展创新性合作。在疫情期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贸易显示出强大韧性,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中欧双边贸易却逆势增长。2020年,中国成为了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事实证明,对欧洲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如果欧洲能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受益匪浅,也能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文/老度)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