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大街的见证(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第六站:德国柏林)

今日的康德大街路牌。

柏林自由大学留学生寻访皇家林荫路45号。

周恩来等革命先辈曾在此登船游湖的柏林新湖码头。

柏林自由大学留学生正在与康德大街118号中餐厅老板(右二)交谈。

今日的波茨坦广场。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中国青年为了探索救国的道路远赴海外,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曾在德国柏林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

近日,我们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实地探访了革命先驱在德国柏林留下的印记,感悟他们百年前远涉重洋、探寻真理的求索历程。

追溯先辈历史

1920年,周恩来赴欧洲勤工俭学,从事革命活动,在欧洲的4年时间里,他去了法国、英国、德国和比利时。1922年春天至1923年初,周恩来曾在柏林居住过近一年时间,是留学欧洲期间居住时间较长的城市。

1922年3月,周恩来迁居德国,住在柏林郊区瓦尔姆村皇家林荫路45号。旅德期间,通过组成旅德中共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将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团结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共产主义组织,从事革命活动。周恩来不久便担任了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当时他只有24岁。

同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周恩来从柏林前往参加会议,在会上就组织章程草案作了报告。将近一年后,总部设在巴黎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已有成员70余人,领导旅法、旅德和旅比支部。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临时召开代表大会,通过了周恩来的建议,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恩来当选为执行委员会书记。为了便于从事党团工作,周恩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从柏林返回巴黎。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已从哥廷根返回柏林的朱德得知这一消息后,在中共旅德组织安排下,组织留德学生、工人和华侨在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会后组织了游行,散发追述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传单、文件和小册子,这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寻访红色足迹

康德大街是柏林市中心的一条著名街道。在上世纪20年代,周恩来常来这里参加共产主义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后来为了便于工作,周恩来也搬到了康德大街居住。20世纪初,康德大街几乎成了柏林的“小唐人街”,当时街的两边布满了中国商店和中餐馆,从中国各地前来德国留学的学生们也大都住在这条街上。

康德大街118号,就曾是中国学生的活动中心。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这里。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流转,这里依然与中国相联系,如今这里是一家颇有历史的中餐馆。餐馆的老板和老板娘一见到我们,便热情地聊起了餐厅的历史,仿佛掀开了尘封往事的面纱。

步入餐馆内部,只见天花板上的装修依旧保留着初建时古色古香充满东方韵味的模样。我们不禁遐想,或许就在这里的某一张餐桌上,旅德革命先辈们在撰写革命文章,激情澎湃地展望着新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会有困难、会有牺牲,但依然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在这午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历史与现在、片刻的永恒与时代的变迁就这样交替着,更迭着,那份历经淬炼后深沉而光辉的历史感围绕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遥想当年,一群胸怀爱国之心的中国青年,不远万里辗转异乡,执着地向着梦想而行。前方是未知的旅程,但革命前辈忠于自己的信仰选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适应着陌生而复杂的环境,坚定地描绘着救国的蓝图。

在周恩来当年曾在此登船游湖的柏林新湖码头,我们驻足湖边,看游船悠悠远航。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遥想1976年送别周总理的十里长街,如今早已是十里繁盛,国泰民安。现在的我们,多年后,每逢国庆节,都会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向革命前辈致敬:这盛世,如您所愿!

感悟青年心声

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那动荡颠沛的时代,他们用赤诚与勇敢点燃了一个个火把,火把的光芒传播开来,照亮了时代。

今日的我们,怀着崇高敬意仰望革命先辈,追寻他们的足迹,铭记那段历史,从跨越时间和空间长久留存下来的宝贵精神中汲取营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当代留学生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我不由得联想到今年春节期间,柏林自由大学学联配合协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向柏林当地的华侨华人、留学生发放“春节包”。“春节包”里装的是祖国各地邮寄来的防疫物资,这些物资对于在异乡求学、面临严峻疫情的学子来说,宛如雪中送炭,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感动。“春节包”发放的那一周,德国遭遇了数年罕见的暴风雪天气,然而,在凛凛严寒中依然涌现出一批主动报名协助分发物资的热心志愿者,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使得“春节包”的防疫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分发完毕。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未过去,海外学子仍然没有恢复往日的正常学习生活。

这次新冠疫情是对当代中国留学生的一次考验,考验的是我们面对困难仍要高质量完成学业、自我精进的能力。希望广大海外学子以当年旅欧革命先辈为榜样,不负青春,勇敢逐梦,发光发热。愿每一个在海外求学的中国青年都能成长为挺拔的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之中。

(作者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留学生)

刘力嘉《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2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