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参观展览。杜建坡摄
王淦昌,德国柏林大学博士,1934年归国;钱三强,法国巴黎大学博士,1948年归国;邓稼先,美国普渡大学博士,1950年归国……提起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23位科学家中,有21人是从海外学成归国,20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日开幕的“协同创新 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上,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与文物、文献、视频、图表结合,呈现生动的历史细节,将观众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创业年代。
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辉煌历程中,“两弹一星”研制成功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历史事件。“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得到20多家“两弹一星”研制单位、功勋人物纪念馆和相关研究展示单位的支持,共展出110件(套)文物、艺术作品、模型,510张图片及音视频等,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展览由六大部分组成,并非全景式展现‘两弹一星’历史,而是在兼顾时序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专题的设计,着重表现‘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龚青说,展览既突出展示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无私奉献,也以多媒体形式介绍了核工业、航天及中科院系统近150名科技专家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协同攻关,同时还呈现了大批普通建设者的艰辛付出。
“我愿以身许国!”“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我把我的一生都交给了导弹事业,我无怨无悔。”……展厅里的爱国誓言墙上,“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句句心声,读来令人动容。
伴随着《马兰谣》的歌声,一张张马兰基地的照片映入眼帘。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核试验基地,又称马兰基地,以盛开在罗布泊地区的马兰花命名。从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7月中国进行最后一次核试验,马兰基地成功进行了45次核试验。数万名科研人员、部队官兵和干部职工扎根戈壁,无私奉献,铸就了新中国和平盾牌。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结构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模型、“天宫一号”实验舱模型……展厅里的模型展现了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也反映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赓续。
“展览中还设置了模拟场景和触屏互动设备,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引导广大观众深入理解‘两弹一星’精神,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怀。”龚青说。(记者 邹雅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7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