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民生困难不力 英国民众求助“食物银行”

新华社伦敦5月23日电(记者杜鹃 赵修知) 几个月来,英国通胀率屡创新高。英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生活成本大涨,迫使越来越多人求助于免费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慈善机构“食物银行”。

然而,英国议会下院保守党籍议员李·安德森声称,前往食物银行的人是因为不会做饭或者生活不精打细算。此言引发舆论批评。英国舆观调查公司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69%的调查对象认为,保守党政府应对民生成本上涨不力。

议员被批“不接地气”

食物银行并非真正银行,而是一种向贫困者免费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慈善机构。英国社区多有这类机构,规模或大或小,由社区或慈善机构创办。

安德森日前在议会下院讨论时称,现在许多人既不会做饭,也不会为过日子做预算。他邀请其他议员参观他所在选区的食物银行,称那里传授如何在预算范围内做廉价又有营养的食物,花30便士(约合2.5元人民币)做一顿饭。

下院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籍议员萨米·威尔逊反驳说,对食物银行需求增多的原因并非人们不会做饭,而是政府没有合理应对民生成本上涨。英国舆论界也做出回应,说安德森的说法“难以置信”,批评他“不接地气”。

近几个月来,英国通胀率持续攀升。今年2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3月同比上涨7%。物价飞涨导致英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各界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措施缓解这一状况。

英国零售商协会表示,能源价格上涨和俄乌冲突推高了商品零售价格,4月零售价格年通胀率达到2.7%,为2011年9月以来最高。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今后数月英国通胀率还会上涨。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估计,英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将进入衰退,约二十分之一的英国家庭食品和能源账单价格不久将超出扣除住房成本后的可支配收入。

救济食品“出多进少”

英国议会研究机构下院图书馆去年7月发布报告显示,英国共有逾2200家食物银行。截至2020年,慈善机构特拉塞尔基金会在全英范围内有1300家食物银行。除此以外,还有929家独立的食物银行。

新华社记者了解发现,食物银行的免费食物主要来自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商店、超市、面包房、农场、航空运营商定期把一些临近保质期、仍可食用的食品,或者包装破损、印刷有误但仍能安全消费的食物或商品捐赠给各类慈善机构,再由慈善机构分拣派发给合作的食物银行,或者由企业直接捐赠给食物银行。个人也可捐出家中多余食品和物品。超市出入口常常可以看见附近街区食物银行所设捐赠箱,方便民众捐出多余的食物。

在伦敦西南部一处富人区经营“爸爸之家”食物银行的比利·麦克格伦纳罕告诉新华社记者,最近能源价格上涨,越来越多中产阶级以及一些曾经驰骋商界的人士,也来到这里领取免费食物。

一些食物银行管理人员反映,近来他们收到的食物捐赠量呈下降趋势。麦克格伦纳罕的食物银行最近几周“食物捐赠量减少了一半”。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威尔士一家食物银行以往每周可以得到超市供货两三次,如今只有一次。

政府挨批应对乏策

英国咨询企业“英国思考”近期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大约九成英国家庭担心生活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受俄乌冲突影响,本就高企的电价和天然气价格进一步飙升,将近一半调查对象表示已经减少开车出行次数和家庭用电量。

益普索集团17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英国调查对象表示,为节省开支,他们已经减少吃饭顿数。年收入低于2万英镑(约16.8万元人民币)的人群中,半数以上表示对未来“非常担忧”。

英国拉夫伯勒大学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英国每年有9万人死于贫困。

伦敦市民埃琳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措施,帮助民众应对生活成本上涨难题。她现在不得不省吃俭用,而对于那些穷人而言,食物杂货价格平均上涨30便士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

在不久前结束的英国地方选举中,生活成本上涨是选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根据民调结果,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政府目前在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努力并未得到国内民众广泛认可。舆观调查公司本月12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近七成调查对象认为,在应对生活成本上涨方面,保守党政府缺乏办法与策略。

下院保守党籍议员斯蒂芬·克拉布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保守党人倾向于强调用勤奋工作、合理支出、家庭团结等应对眼下困境,但问题是,对许多人来说,所有这些选项仍不能让他们摆脱困境。政府……还需做得更多。”

反对党工党“影子内阁财政大臣”帕特·麦克法登说,英国家庭“需要政府提出应对生活成本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案,然而,我们的政府缺乏想法”。


这是5月5日在英国伦敦一家超市拍摄的装有食品的购物车。新华社记者李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