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人勤春来早——“用工忙”折射中国经济“开门稳”

人勤春来早,奋力开新局。当前正值多行业用工高峰期,也是劳动者求职就业的“窗口期”。

记者在多地采访看到,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抓紧招揽所需人才;求职者寻岗位提技能,期待早就业增收入;政府部门密集开展招聘活动,全力促匹配稳就业。“用工忙”折射“开门稳”,传递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企业抓生产忙招聘,支撑就业开局稳

在江苏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一条条机械手臂稳步移动,将指甲盖大小的摄像头拿起、检测、再放回托盘。

“手机行业去年起明显复苏,特别是在消费补贴政策推动下快速增长。我们作为手机龙头企业核心供应商,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丘钛科技生产运营负责人陈辉说。

“我们正月初五就复工了,补充约500名普工后人员全部到位。”陈辉告诉记者,今年还将招聘高校毕业生130人左右,操作类技术人员500人左右。

2025年2月13日,在山东立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芯片生产线值守。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约1.9亿户经营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关键。

蛇年新春,各地企业迅速拉满开工生产“进度条”,铆足干劲赶订单、抢市场,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撑起就业“开局稳”。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速赶订单。据了解,该公司一季度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全年订单增长预计超过30%。

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胡柳说:“目前有300人左右的岗位空缺,主要招接线岗、打胶岗、折弯技工等,月薪7000元至10000元左右。”

据广东省人社厅数据,节后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人倍率在1.08以上。监测显示,企业2月平均计划招聘人数同比增长14.6%。

针对企业节后的集中用人需求,多地人社部门提前组织企业外出劳务对接、组团招工,安排返岗专列等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务工人员便捷返岗。

2025年2月5日,务工专列乘客在云南省广南县站登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彭奕凯 摄)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32岁的生产组长洪海盼,两周前乘免费专车从陕西老家回到工作岗位。“工作6年我从初级装配工一步步晋升,工资也翻了几番。”洪海盼说。

“我们已有陕西籍员工近300名。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快,人员需求量很大。政府牵线搭桥帮我们及时补充人员,稳定了生产经营。”泉峰科技总经理任建军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不仅企业抢进度,劳动者也期待早返岗、早增收,外出务工的步伐加快。多地数据显示,今年节后农民工返岗比例高于去年同期。

在用工大省江苏,截至2月12日,农民工已返岗就业2126.3万人。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夏文哲说:“预计到2月末,全省农民工就业总量可快速恢复至2400万人以上的常态化水平。”

着力优服务促匹配,各类招聘活动对接供需

当前不仅是企业用工高峰期,也是劳动者换岗求职的“窗口期”。各地密集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多渠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助力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2025年2月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春风行动”招聘现场,一家招聘农用无人机技术员的公司吸引了不少求职者。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不久前举办的武汉武昌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记者跟随着人流移动,才“挤”到招聘展位前。

“我们今年计划招100人左右,其中近半是销售岗位,还有文案、拍摄剪接、市场推广等。”武汉李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李骏说,自2024年底起公司经营明显好转,春节一直在发货。因看好今年市场,所以加大补员力度。

武汉东湖学院本科毕业生张家向几家企业投出了简历。她说,自己想找文员类工作,竞争比较激烈,但可选岗位还不少。

武昌区人力资源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黄昭介绍,这次招聘会原计划组织50家左右商贸服务企业,结果节后报名的企业一直增加,最终达到77家,带来岗位3400多个。

从高校到产业园区,从商圈到夜市,从火车站、地铁站到小区、街道……记者注意到,各地“花式”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将服务拓展至百姓身边。

这是2025年2月1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龙湖月亮岛天街商场外坪拍摄的招聘会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人社部数据显示,自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

除务工人员外,今年多地将大学生也纳入招聘重点,特别是一些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省份,通过筹集优质岗位,吸引各类人才留在本地就业。

2025年2月6日,求职者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了解岗位需求信息。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2月8日,湖北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接您回家·返乡季”招聘会上,长城汽车、亿纬动力、福耀玻璃等107家企业带来招聘岗位5200余个,部分普工岗位薪资达到每月6000元至8000元,薪酬较高岗位每月可达12000元。当天登记求职人数3030人,达成意向845人。

“有的岗位待遇和沿海地区已不相上下,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求职者马海蓉说,此前她在深圳比亚迪工作,如今打算回到家门口就业。刚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的刘先生,仔细向几家企业咨询岗位情况,希望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来荆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获得吸纳就业补贴和生活补贴。这两年随着荆门产业发展,企业需要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荆门市人社局局长喻恩宏表示,从春节前到3月份,全市将组织招聘活动260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

新产业催生新需求,技能人才更受青睐

新春以来,活跃的就业市场展现新气象,也透出新变化。

记者调研发现,企业普遍降低了一线普工的招聘数量,但技能人才、研发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需求大幅增长。

南京数字零工市场运营负责人宋晓平表示,过去节后大批“抢”流水线工人的情形,这两年已比较少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大量替代人工。“劳动者也不愿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现在企业主要招工程师,缺口很大。”

2025年2月5日,工人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运动用品企业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发(蒋克青 摄)

“智能化转型使我们用工人数从高峰期的近万人减少到2050人,但是企业年产值从8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140亿元左右。”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崔松艳说,未来产品性能提升和更高质量要求,还将持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各类工程师、研发人员的需求增加。公司也为一线工人“转”为工程师设置了学习成长通道。

记者感受到,尽管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但随着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壮大,就业的新机遇、新空间不断显现。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正成为部分地区创造就业的新引擎。

2025年2月13日,求职者在重庆市北碚区人力社保局举行的2025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现场了解用工信息。新华社发(秦廷富 摄)

春节假期已过去多日,吉林省的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游客还是不少。36岁的设备安全员董福晶仔细巡查着雪场的设施设备情况。

“原来天冷就在家‘猫冬’,去年经过培训来雪场上班,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收入。未来争取把雪场特种设备操作证考下来,技多不压身。”董福晶笑着说。

“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光雪场就直接带动就业1300多人。度假区内6家酒店还有员工约500人。间接带动的就业就更多了,度假区周围兴起各种商铺,市区还新增10多家酒店。”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集团总监姜泽吉说。

从人才需求变化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在造就就业市场上的“新风口”。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2月份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行业招聘需求旺盛。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的火爆出圈,进一步推高就业市场的AI热潮。人工智能工程师以超21000元的平均招聘月薪位居所有职业第一,其下属细分的机器人算法、导航算法以及深度学习工程师薪资更高。”李强说。

文字记者:姜琳、黄浩苑、金津秀

视频记者:高颖、李小波、朱晓光、刘宇轩、黄浩苑、黄国保、丁乐、王栋栋、张睿、王朋

海报设计:张桢

统筹:徐曼、吴建路、方思贤、肖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