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平利的绿色回响

在陕西省平利县蒋家坪村茶园里,茶农正在采茶,游客漫步其间。王 韬摄

近年来,陕西省平利县推进“河长制”工作,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图为工作人员在平利县月湖打捞河道漂浮物。沈奕君摄(人民图片)

俯瞰陕西省平利县龙头村。柳 伟摄

时光如梭,5年转眼而过。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时,步入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茶园,同茶农亲切交谈。

今天,茶香平利,如诗如画,“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谆谆教诲,话语铿锵,为平利发展指明了方向。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作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陕西省平利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绿水青山中创造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远处的青山,近处的茶园,头顶的蓝天,蒋家坪的春天格外迷人。笔者踏入这片茶园,扑鼻茶香沁人心脾,游客惬意漫步其间,茶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5年前,总书记站在这株茶树前,指着对面的青山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那一幕场景,蒋家坪村时任党支部书记罗显平记忆犹新。

这份珍贵的回忆,不仅激励着村民,也感染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自四川的游客王秦川颇为感慨:“这次真的不虚此行,听了讲述,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5年来,蒋家坪村对茶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包括修剪、除草、施有机肥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卖茶收入。”罗显平说:“原来春茶上市每斤卖600多元,现在能卖到1000多元。”

晨曦初露,采茶姑娘腰挎茶篓,和同伴们走进绿油油的茶园。她们的手指在一株株吐露新芽的茶树间灵活翻飞,翠绿的茶芽从树梢落入指尖,再滑入茶篓。不知不觉中,茶篓就装满了春茶。午后,她们将一个个满载鲜茶的茶篓交给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早年间,蒋家坪村引入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对老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千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加工厂以及绿茶和红茶两条生产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蒋家坪村使村民通过茶产业链条实现增收。如今,该公司研发出蒋家坪红茶新品,让夏秋茶也变成“金叶子”,激发每片茶叶的最大潜能与价值,实现从“春茶一季”到“四时有收”。

“我们一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寇清新介绍,2022年,蒋家坪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202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季美景吸引着八方游客。蒋家坪村的绿水青山正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村民的生活和收入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蒋家坪村,一片叶子“点绿成金”的背后,是平利“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缩影。平利20年持续深耕,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

茶农的指尖染着茶香,茶篓跃动着生态经济的活力。如今,平利是“中国名茶之乡”,“平利女娲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利绞股蓝”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秦汉古茶”被誉为“丝路瑰宝”。目前,平利累计建成茶园20万亩、绞股蓝5万亩,从业人员近10万人,实现了“人均1亩园,户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群众因茶盖了新房、买了新车。

发自内心保护绿水青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走进平利小城,青山环抱,绿水潺潺,一群群白鹭在坝河、月湖悠然自得地觅食、嬉戏,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平利居民柳中述满脸幸福地说:“每天漫步的时候,经常看到这些可爱的水鸟,如诗如画,让人陶醉。”

“绿水青山美家园,莫把垃圾河里留。”平利县塘坊村护河员冯廷怀在完成日常巡护后,在朋友圈发布视频,提醒大家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随着河长制、林长制的推行,平利的山川河流都有了守护者。在护河员、护林员等的共同努力下,平利的绿水青山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这些年,平利在生态保护上不断下功夫——

平利通过生态造绿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71.5%;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而保卫蓝天行动,则让2024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平利的幸福底色不断刷新,“颜值”不断提高。

“原来生活污水就往门口一泼,夏天招蚊蝇,冬天一结冰人就容易滑倒。”平利县三阳镇泗王庙村六组村民胡承富指着厨房的下水管道说:“现在好了,家里污水都通过管道流到村里的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

平利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40个村生活污水整治提升,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4座,配套污水收集管网89.5千米。

在平利,生态文明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认同。

“最近几年,村里有个大的变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笑意越来越浓。现在大家发自内心保护绿水青山,让四季常青的茶园成为亮丽风景线。”罗显平说。

寇清新说:“村里的产业发展,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影响生态环境的产业,无论收益有多大,我们一律不考虑。”

百里平利川,风光赛江南。广东游客杨慧来到这里不禁赞叹:“这里空气清新,蓝天碧水,简直就是天然氧吧,让我体验到了一场别样的醉氧美丽之旅。”

日子蒸蒸日上

“请到茶乡来哟,请到茶乡来哟,绿水青山嘞,百花儿开哟!茶乡那个风光嘞……”红梅怒放,茶香扑鼻,游客兴起对唱茶歌。

在洪福茶山茶圣陆羽雕像前,平利县长安镇干部胡铃铃满怀自豪,手指蜿蜒盘旋的公路说:“这里春天梅花怒放,夏天垂柳如烟,秋天丹桂飘香,初冬红枫似火,四季风景不同,天天茶飘香,长安十里茶园成了网红打卡地。”

自长安十里茶园入选“中国美丽田园”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游赏茶山茶园,探访长安茶城,观赏茶圣雕像,品味徽派民居,领略秦楚文化,品尝女娲绿茶,打卡石牛水街。

心思活络的农民建起了观光茶园、绞股蓝博览馆及茶业研学基地,使这里成为游客度假休闲的好地方。游客漫步茶海之间,欣赏着茶城的风景,凝视着茶圣的雕像,品味着茶叶的清香,感受着春天的美妙。

“茶叶采摘要用指尖,保持芽叶完整”“茶叶从采摘到成品,要经过哪些制作环节?”“茶艺表演要注意哪些细节?”……一年四季,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长安镇田珍茶业公司及茶园里,都有来自各地的中小学生,他们走进茶园,踏入生产车间,步入茶艺室,沉浸式体验茶文化,参与丰富多彩的茶旅研学活动,充满好奇的询问声不绝于耳。

土生土长的平利人田珍,从最初的种茶、制茶,一路成长为茶企掌舵人,还精心打造了田珍茶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见证了平利茶旅融合赋能产业升级的历程。如今,茶旅研学不仅深受孩子们喜爱,许多家长也因此重新认识茶业,钟情茶文化,爱上茶园观光。

平利县龙头村是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村民刘忠清的农家乐见证着生态红利的释放。

“以前赚钱靠外出务工,如今游客络绎不绝,连土鸡蛋都成了抢手货。”刘忠清说,“平利变得越来越美,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们盖了房买了车,日子蒸蒸日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站在洪福茶山茶圣陆羽雕像前,眼前茶山隐隐,耳畔茶歌悠悠。走进平利,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层峦叠嶂的茶山美景,更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时代新画卷。(刘发为 熊荣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08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