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办好“世界最大规模的学前教育”?

QQ截图20180316152833.jpg

3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源:新华网)

16日上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记者会现场,陈宝生回答了有关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

陈宝生首先介绍了中国当前学前教育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中国正办着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前教育,2017年学前三年在园的幼儿4600万人。2017年适龄儿童的毛入园率达到了79.6%,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发展速度和五年前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同时,陈宝生也指出了当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保育员和幼师缺口大,普惠性幼儿园不足,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管理和安全问题也存在着诸多漏洞、薄弱环节等。

缺乏资金投入 幼教行业乱象之因

2017年出现危害儿童健康的事件把学前教育推到公共视域的风口,缺乏师资、教师资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不少父母以及业内人士疾呼政府、社会、家庭等各种力量合作的公共治理。

针对如今幼教行业乱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虽然现在加大了对幼教的培养力度,在多所高校新增设幼教专业,但仍难以弥补幼教师资缺乏,幼教行业流失率大。不少幼教专业的毕业生因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不能安心从教、从保,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幼儿园去工作。因此,国家需要增加拨款,留住幼教人才。

熊丙奇指出,随着二孩政策放开,幼教行业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都在不断增大。不解决对幼教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学前教育的预算投入,学前教育资源就会严重匮乏,供需失衡,导致市场机制失衡。

立法进行中 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

2017年,“启动《学前教育法》立法”被郑重写在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在此次记者会上,陈宝生介绍了学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并表示,教育部正在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学前教育法,并加快立法进度。

熊丙奇表示,进行学前教育立法的核心应该放在两点,首先是划定政府的责权范围,其次,需确保落实政策落实。

中国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较多,量大但却分散,缺乏一个专门的、综合的、高位的《学前教育法》。目前施行的“教育规划纲要”、“国十条”、两期三年行动计划成为撬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杠杆。不过这些法规容量有限,难以有法律效力。因此需要尽快立法规范学前教育行业。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庞丽娟此前曾评论称,一些地方政府职责不到位,或者说努力与认识不到位。而更上位、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学前教育法》,没有法对这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难题、关键性体制机制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曾对《中国教育报》指出,所有的问题看似零乱,但事实上最核心的是缺乏长效的法律保障问题。同时,从目前学前教育整个立法情况来看,地方上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地方性的法规规章在推动当地的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外网 戴尚昀)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