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琼岛,寻找海南华侨的印记

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海南侨民具有大海一样勇敢的气质,因生活所迫等各种原因,纷纷前往东南亚等地谋生。迁移的海南华侨不仅带去了故土的传统文化,还不断汲取桥居地文化精华,并最终孕育出特色琼桥文化。在海南,这些地方能让你感受浓浓的华侨文化,一起体验吧~

文昌白延古墟

“海南华侨看文昌,文昌华侨看白延”——这句海南侨乡广为流行的俗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昔日自延非同小可的经济地位和文化优势。

作为“华侨之乡”,文昌拥有120多万侨胞。白延到底有多少华侨,没有做过精确统计,但知道这个小墟,准确的说是今日会文镇的一个村委会,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都保留有“下南洋”的历史印记。

据介绍,当年海南岛最早兑换外币的金融机构就设在白延,这不得不令人对眼前这个侨乡小墟刮目相看。据了解,清成咸丰年间(1851—1861),海南岛才出现银钱兑换业务;同治年间(1862~1874),单一的银钱兑换开始向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发展。

除了银行,还有邮局。老人接着说,左边骑楼是当年的“和记信局”。白延人把信局叫做“侨批局”。其实,这家信局实际上是“侨批局”的前身,是侨批和邮政的孪生姐妹。

行走白延,仿佛是到海南侨乡的历史博览园里走了一圈。古旧骑楼的悠悠古韵,掩藏太多的文化瑰宝。别具一格的乡村公园,隐含深厚的人文意蕴。“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十八行村,散发的是不可磨灭的侨乡记忆…盘桓半日,摆脱不了的是浓浓的侨乡情思。

文昌联动中学

文昌大部分的学校都与华侨有着不解之缘,联东中学便是其中一所学校。

在建国初期,由于学校较少,适龄学子就读不方便,曾留学日本的文昌籍林筱海发动华侨筹资,于1948年创办了“私立联东初级中学”,这就是“联东中学”的前身,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

七十年华侨办学史,七十年薪火相传。华侨捐资创办之初,便是希望让农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优质教育,让孩子“有所学”,而他们的帮助和初心也得到了确切的回应。

琼海中原镇

毗邻侨乡文昌的琼海市,其实也是诸多华侨的故乡,虽不如文昌拥有120万海外同胞,但也同样受华侨文化影响颇深。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拥有3万本地人口的小镇,在外华侨就有6万,而且华侨遍布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是海南除了文昌外华侨最多的侨乡。

琼海中原镇,以侨乡闻名,大半人家都有人“下南洋”,镇上建筑带有浓郁东南亚风格,故称南洋小镇。中原镇拥有3万本地人口,在外华侨就有6万人。

中原镇有着浓厚的下南洋历史,在老南洋咖啡馆里,就能品尝正宗南洋咖啡。咖啡馆有着浓郁的东南亚风情,空旷高远的彩绘玻璃屋顶,描金立柱,木质古朴家具,紫色纱幔配上绿窗,满眼都是浓烈艳丽的色彩,却以大胆的配色和精巧的搭配创造出华美和谐的色彩感。不仅能感受靓丽的中原风情,通过咖啡馆中大量的老照片、实物,还将琼海人下南洋谋生的历史娓娓道来。

整齐的连排屋顶、精致的雕花立柱、百叶窗下的小花盆栽……行走在琼海市中原镇的镇墟主干道上,街道两旁那些充满南洋格调的桃红、橘黄、天蓝、翠绿等骑楼建筑像是鲜艳的调色板,诱惑着人们的目光。由华侨自南洋引种回来的藤萝雨树郁郁葱葱,树冠如盖,把街道纳入一片阴凉之中。树干上爬满蕨类寄生植物,宛如穿上一件毛茸茸的绿毛衣,有着亚热带特有的野趣。

(图:逢龙村“资政大夫”卢氏故居外屋)

除了中原,这股下南洋的风潮也刮到了嘉积镇。在嘉积镇有两处有着浓郁南洋风情文化的华侨故居,同样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带我们回到流金岁月的年代。

海口骑楼老街

2009年,海口骑楼老街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这里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街道两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

最初,骑楼这种建筑形式是由华侨从东南亚带回故乡的,一批批早些年去南洋谋生的海南人,在外面闯荡经商做生意,挣钱后陆续回海口建起了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然而经历时代变迁,骑楼不复当年风采,建筑多危房,业态渐单调,交通拥堵,居民生活质量差。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陆续着手骑楼系统保护和修缮,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进行立面修缮,“老字号”挖掘,沿街景观、街道设施完善,尽可能对建筑的历史遗迹进行保存,并保护及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功能。

如今,和“老字号”一样,老街也已重获新生,民俗、咖啡、古玩城等新的业态陆续加入这条具有南洋历史文化风情的旅游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