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渔歌“哩哩美”,渔家人的表达艺术 | 闲话海南

“渔民耕海唱渔歌,柔情满怀妹爱哥,渔歌唱得鱼满舱,金鳞银翅千万箩。哩啊哩哩美啊,哩啊哩哩美,雷爱”,一听这个歌词,有经验的海南本地人都知道唱的是临高渔歌。临高渔歌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

临高哩哩美歌王戴志勇

临高渔歌起源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汉族民歌种类,起初是男女年轻人谈情说爱和取乐的方式,后来演变成大众化的渔家男女老少在生产生活中最喜为传唱的歌谣。

临高渔歌“哩哩美”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临高县沿海主要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逐渐增多,渔民们撒网、摇橹时的一唱一和,渔女们甜美的叫卖声,这些劳作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是哩哩美最初的萌芽元素和原始的艺术之生活基础。

渔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需要,哩哩美逐渐走进婚嫁、建房、上学、赶考、拜年、迎客、送客等不同场合。

哩哩美的传说

临高民间有两个版本的爱情故事与哩哩美有关。一个是凄美哀婉的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一个是勇敢智慧的爱情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写道,很久以前临高角居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与雷州半岛一位英俊青年相爱。但两人被大海分隔难以相见,于是两人下决心筑堤堰,他们的真心感动海龟和海鸟,都参与进来垒海堤。

眼看堤堰就要合拢,可惜被巡海的夜叉发现,引来风暴吹跨堤堰,不愿分离的男女青年变身灯楼角和临高角,两人用渔歌哩哩美隔海传情。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灯楼角

海南省临高县临高角

第二个故事中写道,在1131年—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新盈港有一位阿妹长得漂亮,歌喉好,众人称她为哩哩美,又因她排行老小,临高方言为“妹雷”。她的美貌吸引了渔家小伙子的眼球,也招来了邻港渔霸的垂涎,扬言在八月十五强娶哩哩美为妾。

此时一个叫阿马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机智勇敢,村民亲热地叫他“乃马哩”,他暗恋哩哩美,带领渔民战胜渔霸,在头领的撮合下终于与哩哩美成亲,婚礼当天众人纵情高歌,并把哩哩美和乃马哩作为衬词。

哩哩美的特色

爱情是哩哩美的的永恒主题,男女们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感受等即兴作词互相对唱,以编得快、对得妙者为胜。“什么生果像底鞋?什么结果弯像梳?什么开花成双对?”“丝瓜生果像底鞋,吗叶(扁豆)结果弯像梳,夫妻拜堂花一对。”

哩哩美对唱

哩哩美主要的曲调有5种:一是唱吉,二是情歌,三是猜谜歌,四是讽刺歌,五是怨歌。

哩哩美的歌词善用“比”、“兴”、“叠”等直述形式,歌男唱女见景生情地自由抒发,尤其是双关比喻更成为这一民歌中最突出的艺术韵味。哩哩美的音乐基本结构独具一格,它以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二乐段为主歌,第三乐段为副歌。独唱多用主歌,对唱以主歌为领唱,副歌为齐唱衬托对唱气氛。

临高渔歌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反映了渔家人独特的生活表达方式和交流愿望。不仅是海南省汉族民间歌谣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渔歌,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