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陶瓷馆“上新”亮点纷呈

清乾隆粉彩镂空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杜建坡摄

时隔两年,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改陈后重新与观众见面。新陶瓷馆位于武英殿区,展品数量从400多件增加到1000余件,展示主题从11个增至17个,展示形式亦有所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走进武英殿,琳琅满目的文物和信息丰富的展板将8000年中国陶瓷发展史铺陈在眼前。从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陶器,到3000多年前夏、商之际的原始瓷,再到东汉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此后,青瓷、黑瓷、白瓷、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和缤纷绚丽的釉下彩、釉上彩瓷等层出不穷。不论是“南青北白唐三彩”,还是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窑”,乃至青花、釉里红、五彩瓷,巧夺天工的像生瓷和镂雕瓷,都有品相极好的佳作展出,让人充分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魅力。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介绍,故宫有陶瓷类文物37万余件,此次陶瓷馆改陈充分发挥故宫古陶瓷收藏数量大、品种全、年代真实可靠的优势,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中国陶瓷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出文物年代下限延长至民国时期,一级文物占展品总量的比例超过1/3,部分展品首次与观众见面。

武英殿正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陶瓷馆主展厅,以10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并设独立展柜突出展示“各种釉彩大瓶”等体量较大的珍品。武英殿东、西配殿展出清代宫廷大婚、祭祀、进膳、陈设和赏赐、万寿、宗教用瓷等6个主题。院内西北隅的浴德堂专门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外销瓷。另外,原设于延禧宫西配殿的“中国古陶瓷窑址标本展”和“古陶瓷资料观摩室”分别移至武英殿东、西配殿的北值房。

“陶瓷馆改陈后学术内涵更丰富,展板上的文字、图片介绍了大量背景知识。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对一些文物的年代、窑口进行了修正。”吕成龙说。比如一件白釉珍珠地刻划折枝芍药纹腰圆枕,原定为磁州窑风格瓷枕,根据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确定为山西河津窑出品。又如首次展出的灵武窑黑釉剔划缠枝花纹罐,原来认为是辽金时期的,经过研究更正为西夏时期。这件剔花罐罐体两面刻画着不一样的花纹,生动隽秀,堪称西夏瓷器精品。

武英殿正殿入口处还设有“展中展”空间,外观采用紫禁城古建筑元素,内设展品不定期更换。作为开馆首秀,第一期“展中展”集中展出7件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烧造的镂空套瓶、转颈瓶、转心瓶。这类瓶纹饰繁缛,均有内胆,透过外瓶的镂空部分可看到内胆上的装饰图案,有的颈部或内胆可作360度旋转,制作难度极大,可谓极尽工巧。

“新增的6个主题展共有展品约180件,其中不少品种是从康熙至宣统朝持续烧造。这些同型、同色、同纹的日用瓷器大批量展出,在故宫博物院尚属首次。”吕成龙介绍。观众可以看到同治帝大婚和慈禧太后万寿用的成套瓷器,看到不同身份所对应的不同釉色用膳瓷器,还能一窥典雅富丽的陈设赏赐佳品、庄严华美的祭祀用瓷和宗教瓷器。

陶瓷馆每一件展品的说明牌上都有二维码,观众扫一扫就进入“故宫陶瓷馆”小程序,可以看到文物的详细信息,还能为喜爱的文物“点赞”,放进“收藏夹”,在“笔记”中记下自己的心得,分享给朋友。展厅里还设有几块互动触摸屏,以数字化方式呈现20件馆藏精品,通过触屏操作可以任意放大、缩小、翻转,把精美瓷器“捧在手中”仔细欣赏。(记者 邹雅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1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