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在“童话小镇”读懂美丽中国

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一角。(海外网 孟庆川摄)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坚实基础。而从昔日的磷矿场,到如今的“童话小镇”,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演绎了一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剧”。

从德阳市主城区沿公路向西北前行60多公里,穿过一道长长的隧道,便来到绵竹市清平镇。这里四面环山,绵远河水穿行而过,曾因蕴含丰富的磷矿资源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磷矿一直是清平镇的重要支柱产业。鼎盛时期,全镇磷矿企业达16家,90%以上人口靠矿吃饭。然而,磷矿资源储量有限,开采引发的污染也触目惊心。而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后,磷矿产业也遭受重创。面对磷矿资源几近枯竭、自然生态破坏严重、产业结构畸形失衡的现实,清平镇决定大胆闯出一条新路。

创新,先要破旧。旧观念难改变,清平镇党委就带头学,学新发展理念、学先进经验。坝坝会、座谈会、讨论会……一场场深入的交流讨论让干部群众思想活了,干劲有了。旧产业难舍弃,清平镇就主动断臂求生。2017年,因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大熊猫保护区划定,清平镇完成了矿权清理整顿工作,断了旧念想,更加坚定了要有新作为。旧办法难适应,清平镇就用“微改革”撬动“大服务”。村民议事厅、党代表工作室、特色志愿服务等服务阵地,通过将群众请进来、群众事群众议等方式,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基层治理效能。不断跳出对旧模式、旧路径的依赖,清平镇转型发展开始大步向前。

破旧,更要立新。地处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清平镇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依托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资源,清平镇做起了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为加快打造旅游景观,清平镇各村依靠产业小分队,分别打造棋盘文化部落、院通生态广场、大湔坪萤飞谷等产业项目,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为让旅游资源串联成线、包装成块,清平镇专门打造小火车环镇线路,将现有旅游设施、资源进行统规统建,升级打造全域观景带,形成一体发展之势。为深化农旅融合,清平镇结合当地环境、土壤、气候特点,培育发展了猕猴桃、银杏果、高山茶等一批知名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让群众广泛参与,清平镇专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面向群众开展厨艺、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推动形成更加广泛的共建共享共赢局面。有了新产业、新盼头,清平镇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位于清平镇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宣教中心。(海外网 孟庆川摄)

如今,清平镇旧貌换新颜,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一个“童话小镇”。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展现着清平镇闯出的新天地,萤飞谷、帐篷露营基地、矿工创业社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宣教中心等景点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清平镇农家乐、民宿达200余家,2021年游客接待量预计可达60万人次,带动全镇1000多人实现就业增收。昔日的矿工、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今日的导游、老板,生活更加体面,日子也更有盼头。

清平镇奋力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展现了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越来越多的“清平镇”结合自身实际,加入演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剧”行列,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必将加快现实。(孟庆川)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