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共同应对全球问题 携手推动经济复苏发出

rmrbhwb2020062506p25_b.jpg

中欧班列(渝新欧)布达佩斯直达班列在重庆团结村站准备发车。
  新华社记者 唐 奕摄

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6月22日以视频方式举行。本次会晤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欧之间最高级别的机制性交往。在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之际,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此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尤为引人关注。

“推动合作的好机会”

“这是疫情暴发后中欧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当前,美国一再‘甩锅’、鼓吹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此次会晤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此次会晤有助于让世界坚定对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信心,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并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今天的欧中领导人会晤,为双方全面推进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22日的视频会晤开始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推特发文,表达对会晤的期待。据德新社报道,中欧领导人讨论的议题包括双方合作中的方方面面,从贸易到气候行动,从可持续发展到人权,从数字化、外交政策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如奥地利ORF电视台称,尽管双方存在分歧,但视频会晤的关键词是“合作”。俄罗斯《消息报》评论则指出,中欧对话的实质是在全球问题上形成国际合作。

“在应对疫情方面,中欧强调加强合作,尤其是疫苗的研发以及对非三方合作。对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欧方已经逐渐认可。”王义桅说。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欧双边的经贸合作是刻不容缓的,也是各有所需的,双方在诸多领域可以进行合作。双方对正在谈判的双边投资协定有很强的促成意愿,该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对中欧、对全球经济和治理均大有裨益。“对欧盟来说,这将有助于复苏经济和加强中欧经贸联系,也包含了其一直的关切与诉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对中国来说,在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与前第一大贸易伙伴做好经贸合作对经济复苏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秩序重塑。

“欧盟越来越重视中国”

正如俄罗斯《消息报》评论指出的,中欧关系中的重要契合点是贸易。中国驻欧盟使团最近发布的“数说中欧经贸关系”小册子显示,中国和欧盟2003年正式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时,双方货物贸易刚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近几年,中国与欧盟成员国每年货物贸易总额达6000亿美元左右,中欧之间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过100万美元。

疫情防控期间,中欧保持了紧密联系。据西班牙《欧洲每周新闻报》网站报道,5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33列,同比增长43%,发送货物9.3万标箱,同比增长48%,单月开行量、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欧盟统计局最近的消息则显示,2020年4月,欧盟27国整体对外贸易额(不含盟内贸易)为2505亿欧元,下降25.6%。不过,欧盟27国同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450亿欧元,增长1.6%。中国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占比分别为14.2%、9.5%、19.3%。

“欧盟越来越重视中国,相应的,期待和要求也增加了。”王义桅说,“比如,欧盟希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能够做到全面和平衡。”

“欧盟已经确认其未来的议程重点是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丁纯说,“因此,欧盟很希望中国在这些领域与其有所互动和配合,包括双方共同在第三方市场的投资等。”

近日,著名的管理咨询机构罗兰贝格与中国欧盟商会发布《商业信心调查2020》。此次调查共覆盖1308 家受访企业,问卷回收率达47.9%。结果显示,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一直具有吸引力,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庞大规模和增长潜力以及与全球供应链联系紧密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造成了艰难的全球环境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欧洲企业总体上仍坚定致力于在中国发展。我们发现,有63%的受访者表示,中国仍然是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欧洲公司‘在中国,为中国’,这既能满足中国国内日益增长的当地市场需求,也可以更好地挖掘中国创新的生态产业链机遇。”

“中欧关系新开端”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22日在瑞士《新苏黎世报》撰文说,一系列高层对话以及现在举行的欧中领导人视频会晤表明,2020年成为定义欧盟与中国之间关系的重要一年。

“此次会晤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晤,可以看作是中欧关系的新开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美国不断挑起中美、欧美冲突和矛盾的大背景下,此次会晤为新时期新背景下的中欧关系做了高屋建瓴的定位,为中欧关系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后疫情时期世界格局的塑造作出了贡献。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丁纯说,“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是积极的。当然,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还有待加强。”

“中欧正在向着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进。双方已经开始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中欧绿色和数字领域合作,构建绿色发展伙伴。”王义桅指出,“当然,双方有合作也有竞争,会产生一系列的博弈。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于担心过分依赖进口医疗用品影响战略产业,欧盟已经启动首个战略性医疗物资储备库。近期,欧盟委员会出台保护欧洲关键资产和技术的指导意见。欧盟贸易部长也举行视频会议,集中讨论疫情下全球供应链问题,试图重塑欧洲产业链。”

世界银行在最新推出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2020年全球经济总产出将萎缩5.2%,发达经济体预计将萎缩7.0%。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指出,中欧经济总量占全球1/3,且已深度交融,双方在重振经济过程中能否坚持开放合作,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示范和引领效应。

正如欧洲议会旅游交通委员会副主席兼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伊什特万·乌伊海依所说的,期待欧中携手面对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使欧中关系成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稳定力量和促进全球繁荣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25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