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石榴情】王家沟有了美食街

俯瞰王家沟村。梁志清摄

王家沟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滦平镇,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1684人,回族居民占66%。相传,王家沟村始建于元代,回族人在此屯聚牧养,并建立清真寺,围寺而居,慢慢形成了回民聚集地。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家沟村没有一家饭店。这很奇怪。

先说位置,354省道穿村而过,112国道紧挨村子。在这里开饭店,客源是不愁的。

再说食材,王家沟村是远近闻名的牛羊养殖村,一年牛羊销售量12万只,给饭店供货是不成问题的。

“当年开了饭店也不会有客人。”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一边说,一边指向不远处的一条河。记者望去,黄色的护栏,油漆鲜亮,在太阳底下闪光,河两岸是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门口。

“这河有什么问题吗?”记者问。

原来,王家沟村的特色产业是牛羊屠宰、加工和销售。全村一年屠宰牛1000头、羊10万只。以往,村民都是沿街宰杀牛羊。废弃物没地儿扔,于是,村里的旱河就变成了垃圾场,臭气熏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开了饭店又怎么会有客人呢?

村民夏恩东不死心,毕竟,王家沟村的区位条件很优越。“只要环境改善了,开饭店生意肯定好。”

夏恩东选定了村口的位置,用了3年时间,花了好几万块钱,把马路两侧的垃圾坑清干净,然后填平。2004年,夏恩东的饭店开张了,这是村里第一家饭店。正如夏恩东所料,生意红火。

夏恩东的成功,让很多村民也萌生了开饭店的想法。要大规模开饭店,就要大规模整治村里的环境。于是,村民想改善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

村民的愿望就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2019年,滦平县委县政府整合资金8000多万元,决心将王家沟村打造成集生态文明、产业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800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毕竟,滦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事实证明,这钱花得值!一进村,就见到马路旁一溜儿饭店,仔细一数,20多家,门窗装修风格相似,牌匾样式统一,形成了美食一条街。这些饭店里,既有夏恩东的店,也有刘向东的店。

作为回民,刘向东起初也是做牛羊贩卖生意的,后来改行开起了饭店。剁肉、和面……每天下午4点,刘向东准时开始做烤包子。因为用现杀的羊肉,他的包子肉鲜。因为喜欢研究,他烤出来的包子皮脆,总是供不应求。

改变从村口开始,贯穿整个村庄。踩着干净的水泥路,在村里转上几圈,已找不到“脏、乱、臭”的踪影。

记者找到了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广场上有舞台,有篮球场,有休闲廊道,还有一处移动厕所。还找到了两座桥,一座叫“连心桥”,一座叫“团结桥”。桥下是曾经的旱河,如今,河底垃圾已被清走,活水被引了进来,旱河变成了景观河。

夏恩东说:“环境好了,村民心情更好了,王家沟村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氛围更浓了。”

夏恩东的生意能干得红红火火,也离不开村里团结的氛围。他的饭店经常承接婚宴,一次要搬十几张大桌子,很多村民主动前来搭把手。“我是回民,但是来帮忙的有一半是汉民,大家互相帮助,不分哪个民族。”夏恩东说,谁家有红白事,村民争着出车、出力。

今年7月,王家沟村被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还有一件事,令夏恩东很欣慰。那就是,女儿不必像自己年轻时那样外出打工,省去了奔波之苦。“她就在马路对面工作呢。”说到这儿,夏恩东一脸幸福。

傍晚时分,美食街的客人多了起来,街对面也是一派热闹。彩灯闪烁中,有人扛起玩具枪瞄准气球,有人坐在碰碰车上欢呼……这些都是与美食街配套的娱乐活动。夏恩东的女儿在这里租了摊位,经营蹦床。

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承德市把改善民生和凝聚民心统一起来,让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本报记者 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9月26日   第 01 版)